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 附录 > 中国陵墓制度简介

[上一记录]  [下一记录]

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基址的卜选规则

刘毅


  古人以送死为大事,认为死者与生者之间有着某种密不可分的关联,葬地的选择被视为关乎后嗣命运良否的大事,至于皇陵的卜选更是事体重大,被认为可以直接攸关国运。历代帝王陵墓的选址大都要遵守一定的规则,主要受地理因素、政治因素、风水因素、礼制因素等几个因素的制约。
  一、地理因素
  地理因素对于古代帝王陵墓基址选择的影响,是指皇陵一般要卜选在国都附近,而分藩在外的诸侯王的陵墓则要建在所受封之王都或王府所在的府、县附近。帝王陵墓就近选址,这是中国历代王朝的习惯,它有便于瞻拜、守护、奉祀的用意,汉代以来尤其坚守这一原则。历代皇陵都在京城附近,例外的不多;为了便于奉守,有些王朝还不惜迁祖陵以就京城。金贞元四年(1156年),海陵王将父祖及远祖遗骸自黑龙江故地迁葬于大房山,解决了祖陵距新都燕京路途遥远、祭拜不便的问题,这是因为迁都而迁陵的一个突出例证。道里远近是历代帝王选择陵址的最优先条件,远离京畿的其他地方风水再好,一般也不会考虑选用。
  二、风水因素
  风水术对于古代帝王陵墓的选址有十分重要的影响,历代陵墓兴建之前都要有一个卜选陵址的过程,其间必然要考虑到地理环境问题。风水术,或称堪舆术,实际上就是一种带有迷信色彩的、比较系统的地理环境选择理论。历代皇陵所尊用的风水术并不完全一致,大体说来,唐以前堪舆术对于陵墓选址的影响并不十分明显,只是六朝时期略为突出,传说东晋明帝善占阴阳宅①;或许唐代以前陵墓的风水意义尚不完全被后人所洞悉②。宋代堪舆术与皇陵卜选的关系更加密切,宋朝皇室极端迷信“五音姓利”之说,将之奉为卜选山陵基址的圭臬③。“五音姓利”说的基本理论是:把诸姓按“五音”分为五类,再与“五行”相对应,从而得出某姓所利的阴阳宅方位、地势走向。赵姓属角音,所利地势为首选东高西低,次选南高北低,巩义陵区的地貌是东南为高山,西北为开阔的平原;角音所利方向为壬、丙两向,即南略偏东和北略偏西,因之诸陵皆朝南而略偏东。就每座具体陵园而言,地势都是南高北低,各陵自南端鹊台至陵园中心的陵台(封土)地面是下坡式的,即越靠近中心地势越低。特别是永定、永昭二陵,陵台的顶面竟然低于鹊台处的地面,使得本来就不高大的封土堆显得更没有气势。
  对于明清两代帝王陵墓选址影响最大的堪舆理论是假托东晋郭璞《葬书》为代表的一套理论。《葬书》认为“葬者,乘生气也”,“生气附形而有,依土而行”,明人因而主张以石山土穴为上吉,至于山葬,虽不无吉者,但有诸多忌讳。从现存遗存考察,明代帝王陵墓特别是皇陵,都非常注重“乘生气”,点穴处依《葬书》所云:“千尺为势,百尺为形。千尺言其远,指一枝山之来势也,百尺言其近,指穴地之成形也。势来形止,是谓全气。”④所以诸陵皆建于山前,以高山为背景而开穴于山坡前土地中,与汉陵之于塬上封土象山、唐陵主流之“因山为藏”、宋陵建于平川迥然有别。为了使墓主能够依土而“乘生气”,明清皇陵玄宫的石棺床正中,都要留一个方孔,其下直通原山黄土,称为“金井”。如已发掘的明定陵后殿棺床正中,明神宗棺下的金井南北长0.4米,东西宽0.2米;左、右配殿金井分别长0.39米,宽0.19米⑤,其内为“原山吉土”。
  《葬书》主张:“夫葬,以左为青龙、右为白虎、前为朱雀、后为玄武”⑥,这是指墓穴周围的山势而言,除山势而外,还要得水,明清两代皇陵的选址大多符合上述要求,即陵后为玄武山,山体高大,前面蜿蜒出一小山包,是为玄武垂头处亦即“百尺为形”处,此前即为寿宫之穴;穴左右各有小砂山一道,是为青龙、白虎,砂山内有水流,此水流既可将山水排走而不致侵染墓穴,又有“得水”和“界水而止”的功效;陵前要有一孤耸秀丽的小山相对,是为朱雀,或名曰“案山”。一般说来,陵区内的首陵风水形局最佳,如北京昌平明长陵、河北遵化清孝陵都据有风水绝胜之地,其余诸陵并不能都卜选得有如长陵、孝陵一般完美的佳穴吉壤,但也大都遵循了墓穴周围四神布列的原则,尽量求得形局完美。
  ①南朝宋·刘义庆:《世说新语》下卷上,“郭璞选葬龙角”,钱振民点校本,第173页,岳麓书社,1989年。
  ②有研究者对于汉唐陵墓选址的堪舆因素进行过探讨,可参阅:沈睿文《西汉帝陵陵地秩序》,《文博》2001年第3期;沈睿文《关中唐陵陵地秩序研究》,《唐研究》第9卷,第377—402页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3年。
  ③郭湖生等:《河南巩县宋陵调查》,《考古》1964年第11期;冯继仁:《论阴阳堪舆对北宋皇陵的全面影响》,《文物》1994年第8期。
  ④晋·郭璞(传):《葬书》内篇,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本,第808册,第12-16页,台湾商务印书馆,1983年。《葬书》旧题晋郭璞所撰,收入《四库全书》之“子部·术数类”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认为:“其书自宋始出,其后方技之家竞相粉饰。”现代研究者中也有人认为此书当成于南北朝或唐代,笔者认为此书成书年代当以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说为是。
 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:《定陵》上册,第20页,文物出版社,1990年。
  ⑥晋·郭璞(传):《葬书》外篇,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本,第808册,第29页,台湾商务印书馆,1983年。
  三、政治因素
  政治因素对皇陵卜址的影响是偶然的,但对于某些特殊人物、特殊事件来说,却至关重要。汉高祖葬咸阳原上之长陵,惠帝以后诸嗣皇帝因之,形成了汉朝的渭北陵区,但文帝、宣帝两位外藩入继者却分别葬于长安城东的白鹿原和杜原上;而文帝生母薄太后也因为吕后与高祖合葬之故,未依后妃礼祔葬长陵,而是别于文帝霸陵附近建陵,“葬南陵,用吕后不合葬长陵,故特自起陵,近文帝”①。明太祖预营寿宫于都城东郊钟山之阳,死后葬焉。明成祖“靖难”夺位后,没有在京师太祖孝陵附近为永乐五年(1407年)七月病故的徐皇后建陵,而是命人在旧封地北京附近选择吉地,最终选中了天寿山。这里必须特别说明的是,当时北京还不是国都,虽然早在永乐元年(1403年)将北平升格为北京,四年就下诏营建北京宫殿以备巡幸,但事实上,直到徐皇后病故,明成祖也一直未曾离开过南京。北京最多不过是相当于“陪都”,迁都北京之诏要到徐皇后死后十三年多的永乐十八年(1420年)底才颁下。北京陵址的选择,表明了明成祖即位之初就要远离太祖而葬的决心。从时间先后来看,成祖不愿在南京近太祖而葬不是一般的为了近国都(北京)而葬,而是由于政治原因。简单地说,一方面是篡位的道德“污点”总难抹去,另一方面则是上厌于懿文太子②。
  ①汉·班固:《汉书》卷九七上,《外戚传·高祖薄姬》,西北大学历史系点校本,第12册,第3942页,中华书局,1962年。
  ②刘毅:《明代帝王陵墓选址规则研究》,《中国社会历史评论》第3卷,中华书局,2001年。
  四、礼制因素
  礼制因素对于帝王陵墓基址卜选的影响,主要是指各陵墓之间的尊卑位次关系,突出表现在“陵区制”的限制上。汉唐皇陵皆自为兆域,每座陵园封域数里、数十里至百余里不等,相互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。有些王朝则因皇陵规模较小,若干座甚至整个朝代的皇陵皆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范围内,各陵墓之间有明显的尊卑主次关系,笔者将这种葬制称为“陵区制”。在中国历史上,南朝齐、梁两代皇陵皆在江苏丹阳,为高级皇室贵族聚族而葬,后来的陵区制或肇端于此。巩义北宋八陵位于嵩岳之北、洛水东南,为同一兆域,属于典型的陵区制。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地理范围内,皇陵的卜选受到诸多限制,一方面要遵循风水术,另一方面又要迁就尊卑次序;而且陵区葬法既成制度,后世嗣皇帝另择墓地便成“非法”。因此,“陵区制”成为制约王朝中后期皇帝陵墓选址的主要因素。宋仁宗驾崩后,英宗和皇太后都因考虑风水因素,曾拟在永安兆域之外别择佳穴,司马光则明确反对,他上疏说:“国家自宣祖以来,葬于永安百有余年,官司储偫,素皆有备;今改卜他所,不惟县邑官司更须创置,亦恐大行皇帝神灵眷恋祖宗,未肯即安于新陵也。”①结果作罢。
  明成祖长陵居昌平诸陵之首,据绝胜之地,此后明朝诸帝既同葬于昌平兆域,若干代以后自然再难找到无可挑剔的上吉之穴。长陵东旁山势不佳,在明朝早中期只建有宣宗的景陵。其西旁依次为仁宗献陵、景帝废陵(即后来的光宗庆陵之地)、英宗裕陵、宪宗茂陵、孝宗泰陵、武宗康陵,至营建孝宗泰陵时风水已不理想,“初建泰陵,时都下盛传其地有水”,吏部主事杨子器上书直言其事,竟被迫与督工太监李兴至陵所对质②。武宗康陵以后诸陵多已不能取大致朝南之向,只以山势走向来卜穴。神宗自万历十一年(1583年)二月开始卜选陵址,至次年九月,先后卜得若干处吉地,但都不十分理想,他表示:“我祖宗山陵既卜于天寿山,圣子神孙千秋万岁,皆当归葬此山,安得许多吉壤,朕志定矣。”③言下颇有不得已者。
  清朝继承了宋明以来的陵区制,认为父祖子孙不葬于同一兆域有不合礼义之嫌。清世宗以“规模虽大,而形局未全,穴中之土又带砂石”为由④,对于为他在遵化陵区卜选的九凤朝阳山万年吉地的风水不满意⑤。后来由怡亲王允祥、总督高其倬等人在易州泰宁山太平峪选择了寿陵址,世宗虽心喜其地,但却因与祖、父之“孝陵、景陵相去数百里,朕心不忍”,而不敢贸然开工,让大臣们讨论另处建陵“与古帝王规制典礼有无未合之处”。于是大学士九卿会议上奏:“谨按《帝王世纪》及《通志》、《通考》诸书,历代帝王营建之地远或千余里,近亦二三百里。地脉之呈瑞关乎天运之发祥,历数千百里蟠结之福区,自非一方独擅其灵秀,今泰宁山太平峪万年吉地虽于孝陵、景陵相去数百里,然易州及遵化州皆与京师密迩,实未为遥远。”于是皇帝表示“朕心始安”,正式下令另辟易州陵区⑥。后来,清高宗考虑到若后世子孙皆依父祖而葬,则“孝陵、景陵日远日疏,不足以展孝思而申爱慕”,于是将自己的寿陵卜定于昌瑞山胜水峪。嘉庆初年,他又念及“若嗣皇帝及孙曾辈因朕吉地,在东择建,则又与泰陵疏隔,亦非似续相继之意”,于是命仁宗万年吉地卜于西陵界内。并预嘱:“至朕孙缵承统绪时,其吉地又当建在东陵界内。”⑦从而确定了清朝皇帝父子异陵区的祧葬之制。
  综上所述,历代帝王陵墓择址主要受到地理因素、风水因素、政治因素、礼制因素等几方面的影响,具体到每一次卜陵活动,影响的主要因素可能是一种,也可能是兼有几种。一般说来,不同的时期、相对于不同的皇帝,影响陵墓择址的因素会有不同的侧重,开国皇帝卜陵首重地理位置和风水因素,王朝中后期诸嗣君陵墓选址主要受礼制因素限制,一些特殊人物则要受政治因素的影响;而帝王个人的好恶对于陵墓的选择也有较大的影响。
  ①宋·司马光:《山陵择地札子》,见明黄淮等编《历代名臣奏议》卷一二五,《礼乐·丧礼·山陵及祭礼》,影印明永乐十四年内府刊本,第2册,第1643页,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9年。
  ②明·陈洪谟:《治世余闻》上篇,卷四,点校本,第35页,中华书局,1985年。
  ③《明神宗实录》卷一六六,万历十三年闰九月丙午,校印本《明实录》第54册,第3013页,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(台北),1961年。
  ④《清世宗实录》卷八九,雍正七年十二月壬寅,影印皇史宬等处旧藏清抄本《清实录》第8册,第190页,中华书局,1985年。
  ⑤关于清世宗在昌瑞山陵区以外另择“万年吉地”的动因,清朝官方文献的解释是风水因素使然,史家则众说纷纭,有人基本认同清朝官方的说法,也有因“篡位”心虚而远离父皇、自高自大等种种推测。
  ⑥《清世宗实录》卷八九,雍正七年十二月壬寅,影印皇史宬等处旧藏清抄本《清实录》第8册,第190-191页,中华书局,1985年。
  ⑦《清高宗实录》卷一四九五,嘉庆元年十二月癸巳,影印皇史宬等处旧藏清抄本《清实录》第27册,第1023-1024页,中华书局,1986年。
  

中国古代陵墓/刘毅著.—天津:南开大学出版社,2010.5

您是第 位访客!